中国近代史上的官场奇观权力的变迁与丑态百出
当了官,大概都是喜欢别人称呼他们的官衔,那样,最起码可以享受领导优先的待遇,让他们有一份在周围人群中的优越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即便是那些被尊敬和仰望的人物,他们也难免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李绅这个著名诗人的故事,他曾经担任尚书一职,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竟然因为不识身份而面临了一场尴尬。
据《唐语林》记载,当时有一个手下抓了一个没为李绅车队回避让路的人,那个人却以“某勤政楼前,尚容缓步,开封桥上,不许徐行?”来反问李绅,这个问题直接点出了汴京与帝都之间的地位差异,使得李绅不得不陷入沉默,因为对方竟然是一位皇族成员。
同样的误会还发生在裴休身上。当他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之前,在游览京城时,他见到了五六个人正在水边饮酒,其中有个穿黄衣服的人似乎很高傲。但当裴休问他的官职时,这个人炫耀地回答自己是新授的广德县令,而裴休则学着他的腔调回答自己是新授的观察使。结果两人发现彼此都是顶头上司,这让黄衣人及其同伴们狼狈逃散。
《松窗杂录》提到,此人最终要求去了远离宣州的地方。而在官本位的体制中,当官者总感觉自己既不足以匹敌上级,又超过了下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便是一个小小县令,也敢于张狂。不过,京城里大官如牛毛,哪个地方能容得下一个小小县令?
除了正式职务之外,即使亲友故知也喜欢亮出自己的身份。王彦辅在《麈史》中记录了一件这样的事件,有个监察地方提刑官到某地,“辱县尉张伯豪”,但后来才知道张伯豪乃陶中丞女婿。这让提刑官吓了一跳,因此立即换了副面孔,将张伯豪召来,并赞扬其才能,为他发荐章。此事说明朝中有人好做官,而衙门里的生态总是要讲究背景:一等人物往往是上级关系户;二等人物往往是本地官方员关系户;三等人物往往是有油水关系户;然后才轮到有没有才能之类。这对初到的关员来说,是必须小心对待的一件事。
最后,《麈史》还记载了一个巡察军营的情形,一位巡察军务的小老闆看到一位年迈失去战斗力的军士,就指责他太老,不适合继续工作。但大家都默契地保持沉默,只有这位老兵高声抗议:“我本不欲来,为儿辈所强,现在果真受辱!”巡察军问谁叫儿辈,那老兵答道:“外甥章得象。”这次误会教训给所有涉世未深的人们:即便你拥有权力和地位,也不能轻视每一个人,因为任何时候,都可能突然暴露你的弱点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