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军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中隐含的军队又是什么样
伪军,源自神话故事的成语中隐含的军队又是什么样?它由什么人组成的?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据曾于1942年受党派遣打入汪伪部队,任伪7师中将师长——伪34师参谋长的“卧底将军”施亚夫回忆说:“伪军一部分人是没有组织、自发地抗战,觉得收编他们不行,于是他们最后走了伪军这条路;另一部分就是工人,其中少数是被日军俘虏过来的。”
在华日军对各地政策不同,导致伪军的组员各有差异。彭施鲁时为抗联二路軍第四軍留守處主任,九十多岁高龄的他回忆道:“在困难的时候,叛逃是很难避免的。”
随着战事的发展,一些正规軍,在第一、抗戰第二原則下投降日軍。1941年,有少將參議林建五公開表示:敵後堅持確實不易,可萬不得已時可以考慮投降。
此外,一些與蒋介石不合的“雜牌軍”為保存實力,也舉起了降日白旗。
据1946年统计,只要是在新四區一帶,被日偽兵殺害者就有47335人,被暗殺者1518人,由於日偽兵導致病殘致死者,为319162人。
一个夏夜里,一名暂编五十一师上尉连长战士易庆明曾经和一个汪偽士兵在战地上说过话。在易庆明记忆中,这个汪偽士兵还是有点良心,他回忆说:“这个兵大喊,我是中国人,你别打中国人,不像你们有本领能瞄得准。”
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何要加入侵略者的队伍?八路軍战士任旭东也曾问过被俘傀儡同样的问题。他说:“他们只讲自己的福利,可以吃饭,而八路軍没什么饷银连饭都吃不饱。”
恽前程当时是南通清乡区行动大队副中队长,他通过与傀儡相处找到了另一个原因。他说:“这些人的心态很无所谓。这些人们害怕离开家,不用离开家,他们觉得很好,被收编了也无所谓。”
随着太平洋戰場上的失利,大日本帝國抽调部分華北部隊到中國東北等地區維持秩序。一見大勢已去,有許多傀儡從1944年開始纷纷撤逃或反水。任旭东老先生說:“我們對傀儡俘虜,只要是不願意繼續作敵人的,就表示歡迎他們。如果有人還想當傀儡,我們也放他們走,但如果有人再次投靠日本,那麼我們會讓他走,但是你不能再來”。
抗戰勝利後,這支因為缺乏資金和物資而無法獲得勝利的人民解放军建立起一個新的國家,並且接管了所有之前由傀儡政權控制的地方。但這並沒有阻止一些仍然忠於其旧主子的私营企业继续运作直到1950年代初期。此外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国民政府能够采取更积极措施来吸引或重新教育那些被迫加入敌佔势力的人才会更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冲突,并且还需要考虑个人选择和牺牲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