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民间故事中的戚家军的奖金风云(图)
在那个工资微薄的时代,为了激励那些承担高风险工作的人们拼尽全力,戚继光采用了一个创新的策略——提供丰厚的奖金来刺激他们。明朝时期的戚家军,就是运用这一手段取得成功的一个典范。
戚继光为士兵设定的工资极其低廉,只有每年十两银子,这个数额甚至比农民打短工还要少。这种做法出于无奈,因为明朝实行的是一种低薪制度,即使是高级官员如兵部尚书,也只能领取一年的152两银子。此外,在当时重视文人轻视武人的文化氛围中,对军事支出持强烈限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戚继光若直接申请增加军费,还不免被人怀疑和指责。
然而,要符合王朝的体制和社会的心理需求,就必须顺应现状,而不是简单地提高士兵的基本收入,因为那样的话士兵就不会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战斗。毕竟,与普通农民相比,他们能通过打仗获得更多收益,所以即便是从事农业劳动也能赚到足够的钱,因此没有必要冒上前线。
因此,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设置较高的奖金。在思想教育方面可能很重要,但没有实质性的经济激励,那些勇敢战死沙场的人是不太可能出现。于是,戚继光设定了非常诱人的赏金标准:每击败一个倭寇,小队可得30两银子;杀10个倭寇,可得300两;而杀100个,则可得3000两。这份巨大的财富让士兵们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由于小队通常由12名成员组成,每个人都有分配奖金的一天,这种方式避免了一般平均发放奖金所导致的问题,即有的成员得到甚少几乎不值一提。但是,这种按岗位分发奖金却颠覆了现代管理理论,它实际上是一种先进且有效率的方法。在这个系统中,一线战士除了队长之外,还包括8名主要作战人员,他们共享大部分利益。如果小队中有人表现突出并且与其他战友一起击退敌人,那么这些英雄人物将会获得更大的报酬。
这样的制度意味着,如果一年内可以累积60次击败倭寇的小胜利,那么整个小队就能够致富,并且这笔钱远超国防部长或任何其他政府职位上的收入。而此外,小队还可以从战场上抢来的“财宝”(如黄金、白银、布料等)中分享,不同数量和类型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这份收入虽然难以准确估计,但它给予士兵们一种稳定的潜在收入来源,让他们对战争产生了一种新的期待,即不仅能赎回自己的生命,更能够实现经济上的梦想。
通过这样的措施,没有改变既有的政治结构或改善士兵待遇的情况下,戚继光巧妙地将一次看似艰苦卓绝又无望的事业变成了通向财富自由之路,使原本人人厌恶但又不得已参与的一项工作变得令人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