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降将如同牛毛般多到无法数计正史中刘伯温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为何只有吴三桂的名字能够引发如此深远的
明末降将如牛毛般众多,为什么吴三桂的名字却能引起如此强烈的痛恨与争议?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当时在宁远的辽东总兵吴三桂接到命令,准备发兵保卫京城。部队行至山海关之时,就接到了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此时的吴三桂面临前有李自成义军拦路,后有多尔衮清军追击,无论面对谁,他都是无力一战。
于是降或死,这是一个问题。不过还在李自成抬了吴三桂一手,杀了他的全家,夺了爱妾陈圆圆。为了报仇和复仇,不得不投降清朝。这条路背上了汉奸千古骂名。不过明末时候投降清廷的人很多,如洪承畴、祖大寿、耿精忠、尚之喜以及范文正等等。这个范文正作为谋臣,对明朝太熟悉,一路指导八旗杀入关内。
然而,为何偏偏是吴三桂最受人唾弃呢?随着封建政权逐步瓦解,文化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人们认识到分析历史问题要本着实事求是态度,不以讹传讹。那么怎样做到实事求是呢?毕竟我们又没有时光机器,可以回到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时候就需要以文物和文献为分析问题工具了。曹操就是一个被翻案的人,从乱臣贼子成功翻身为乱世枭雄。而《三国演义》最先也是人们谈论的话题,是中国独特市井文化的一部分。
为了追求戏剧性,有些情节会添油加醋,再口口相传,这样历史故事与正史就会有些出入。而美人配合英雄出现,那情节就更让人垂涎。
安禄山与杨贵妃,即便只说这两个名字,也让人虎躯一震。在边关生活常见的大将安禄山,一身古铜色肌肉充满活力,而养在深宫里的杨贵妃肤如凝脂雍容华贵,看到边关热血男儿,她的心也不会没噗通一下吧?
历史文献上没有详细记载,只有众说纷纭,每个人都想听起来刺激有趣的情节。不知是否有人曾经思考过:因为一位艺伎不惜让国家万劫不复,这种故事应该就是满清统治阶层为了强调忠君爱国,以吴三桂为反面教材来警告明末残余势力不要继续斗争。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而忘记他全家被杀。他不仅背叛大明,更是背叛华夏,这才是槽点之一。此外,在1662年进兵缅甸,要的是永历帝,但缅甸国王无力抗衡,只得交出永历帝,并且最后绞杀永历帝。这份狠辣程度也是槽点之二。
最后一点,就是他想做大清沐家世代镇守云南,但清朝对于他的心思看透后开始制裁他。在矛盾持续尖锐后康熙撤藩,他起兵反抗,用“驱除鞑虏,还我大明”这样的口号。但如果不是驱除鞑虏,我们支持你;若非匡扶大明,我们难以认同你。
因此这么多投降清军的人中,只有吴三桂留下这样极其负面的形象,其所作所为,以及后来的市井文化添油加醋,使其成为唯一遭广泛痛恨的一个人物。而真正的问题并不只是他个人的选择,而是在于整个时代背景下的选择及其影响——骨气到底指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