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之后还有几个朱元璋不杀的(图)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丛林法则中,伴君如伴虎是再恰当不过的话。朱元璋一即位,便开始大杀功臣,他那些曾同他并肩作战、共谋天下的大将们一个个被他斩草除根,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等等,都没能逃脱他的手掌心,只有信国公汤和幸运地保全了自己,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呢?
朱元璋的这一系列行动,其实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他深知自己的子孙后代若不慎,一旦出现像陈桥兵变那样的变故,那些老臣可能会成为威胁,因此为了确保江山稳固,他决定先行清除这些潜在的威胁。
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父皇您杀大臣太多了,恐怕会伤害到君臣间的关系。”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一根荆棘示意太子去捡起,但由于刺得太深,太子很难拿起。这时朱元璋亲自帮忙,将荆棘磨平,说这正是为太子的未来着想,把那些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除掉,是对你最大的福祉。
汤和原本也应该列入“要杀之人”的名单,但他机智而自律,不贪恋权势,最终成功逃过一劫。他的生存策略虽不可复制,却值得我们反思与学习。
汤和对朱元璋有着拥戴之功。在郭子兴麾下,他比朱元璋更早出生入死,对于关键时刻承认领导地位,也为此立下汗马功劳。
汤和既不争夺荣誉,也能以平常心接受不公待遇。当其他将领都因功封侯时,他却降级仅封侯。但他从未发牢骚,而是继续忠诚于皇上,并及时表达诚恳的自我检讨,最终得到宽恕,并升迁为信国公。
汤和识透了皇帝的心思,以适应其保护自己。《明史》记载:“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意思是随着时间推移,当朝廷没有战争需要,大部分军权自然就被削弱。而汤和便主动请求解除军权,说:“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我愿归乡养老。”这让朱元璋非常满意,从而拨款让他回家,在故乡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然而,即使回家也不放松警惕,因为任何失误都会影响他的安危,所以汤和日以继夜地游山玩水,与妻女相处,不与地方官员或乡绅交往,更不会谈论国家大事,只关注享受生活给人一种只顾享乐又毫无政治野心的人形象。这才使得朱元 Scarlett放心,让人们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历史上的奇迹般活到了七十岁才逝世,被追赠东瓯王,与众不同,如同历史上的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