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告老还乡风尚历史上的归乡盛举(图)
在古老的中国,官员们有着一条特殊的退休之路——告老还乡。《中国》杂志最新出版的文章中,靳友成先生深入探讨了这一制度,让我们一窥其奥秘。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官吏退休的制度,但那时限于少数高级官员。而汉朝是这个制度形成的关键时期,唐朝则是它发展与完善。直到宋、元、明、清时期,这个制度才达到鼎盛。在这些朝代中,“致仕”成为了一种常见词汇,而“致仕”的年龄也逐渐被规范:大夫七十岁即可提前退休。
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告老还乡”也有所不同。在唐朝,如果官吏因病不能任职,即使未满七十岁,也可以提前申请退休。此外,明朝更为灵活,将六十岁以上文武官员都允许提前“致仕”。
“告老还乡”不仅是一种主动请求辞职和回到家乡生活的情形,还可能涉及权力斗争和个人选择。比如春秋时代的大夫范蠡,他辅佐越王勾践重建国家后,便以年长为由隐居田园,以避免落入权力斗争中;晋朝县令陶渊明,则因为向往田园生活而主动请辞。
此外,由于客观条件,如体弱多病或难以应对重任,也会促使一些官员提出“告病还乡”。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能得到皇帝的恩准。但并非所有情况都能获得批准,有时候官方会强留那些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物。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古代“告老还乡”的流程相对简单,只要提出申请,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得到批准。这对于人才资源流出的平衡,对农村经济文化交流也有积极作用,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