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何被称作山水中的弃儿
在那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就像一条曲折蜿蜒的小径,每一个转角都隐藏着一段故事。66历史网小编带您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奇遇,去探索那个才华横溢、性格豪迈的诗人苏轼。
嘉佑元年,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弟弟苏辙随父亲赴京参加科举考试。那时,有文坛泰斗欧阳修担任主考官,小试官梅尧臣,则是诗坛大将。这两位文学巨匠原本打算对诗文进行革新,当他们看到苏轼那清新的风格和他那豪迈的人格,被深深地震撼了。欧阳修曾赞扬:“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这份赞誉,让人们知道欧阳修对他的评价有多么高。
在文坛领袖欧阳修的一再赞赏下,苏轼的大名迅速传遍了京城。他每有新作问世,都会立刻走遍大街小巷。但就在他正要大展身手之际,一道噩耗传来:母亲病故。兄弟两人随父亲一起回家奔丧。在守丧期满之后,再次入京,他被授予各种职位,最终成为知制诰。
然而,在朝廷中培养他的计划并没有顺利进行。一方面,是因为宰相韩琦提醒皇帝,如果突然重用苏轼,将来可能连累到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苏轼请求出京任职。此后,他不断地提出改革意见,但也遭到了反对。在1079年,被调往湖州任知州,这也是北宋著名“乌台诗案”的起因之一。
这次事件给了苏轼巨大的打击。他在牢里待了103天,几近失望之极。但幸运的是,他逃过了一劫。当他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不仅没有实权,还经历了亲儿子的夭折。但是在1085年,由于司马光复政,再次启用他为朝奉郎,并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然而,这样的安稳并未持续久远。在1091年,又被外调,而当徽宗即位后,又被贬到惠州。在那里,他开办学堂,与学生们共度时光。而最终,在1100年的大赦中,他复归朝奉郎,但不幸在回京途中离世,只留下了一生中的无数佳作,为我国文化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