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明军的不朽英勇 从建国到灭亡为什么明朝军队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
嗨,我们有见面了,今天历史随心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五首》
这句诗不仅是说人,也适用于明朝军队,除了大明水师三百年未尝一败,卫所和九边之军也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战斗力。
开国初期的军队自不必说,从扫灭张士诚、陈友谅,再到北伐消灭蒙元,可谓是历史上第一个和唯一一个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朝代。在永乐时期,卫所制度发展至极盛,那些精锐部队在他手中被用来北征蒙古、南伐安南,其文治武功在当时无人能及。
历经仁宣到正统年间,由于腐败与懒惰逐渐蔓延,最终导致了正统十四年的土木之变,使得九边震惊,不再安全可言。而最终,在于谦坚定主导下,大明军队迅速集结二十二万二线部队,在北京城下大败瓦剌,再次确立了大明军事力量的尊严。
成化时期,一系列战役继续展开,其中包括王越平定大藤峡之乱,并且陆续对建州三卫进行用兵。这段时间内,有许多著名战绩被记载,如赵辅《平夷录》中的描述:强壮者就戮,而老弱则尽为俘虏;如同地动火烛般迅速瓦解,只留下空虚和荒凉。此外,还有焚烧村落、捣毁屯落的情形,以及遇到的青壮将杀害,而遇到的老幼则俘虏。一周内,他们占据敌人的土地,以至于敌方出现了萧条景象。
到了正德年间,这个时代本身充满尚武精神,即使皇帝自己也自封为“大将军”,并且取得了一场与蒙古小王子的胜利,被称作应州的大捷。
嘉隆万年的内阁首辅徐阶、高拱、张居正在相继担任,为戚继光、俞大猷以及李成梁提供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抱负。因此,他们成功肃清了南倭北虏,同时取得了万历三大的辉煌战绩。在抗日援朝之后的胜利后,万历皇帝命令处决战俘,并宣读《平倭诏》,其中两句至今依然令人震撼:“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这几乎可以比喻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表现,如崇祯八年的料罗湾一战,大败西方霸主荷兰。而到了末世阶段,当众多边将开始练习抵御内部农民起义与外部满清八旗威胁时,他们展现出的战斗力尤其显著。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孙承宗、袁崇焕以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卢象升天雄军秦良玉白杆兵等,这些名将参与抵抗农民起义与满清入侵,是支撑着最后几十年的国家生存斗争。
翻阅三百余年的历史,可以发现每个时代都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指挥官:徐达常遇春蓝玉;永乐皇帝张辅;于谦成化以来的王越;还有尚武气息浓厚的一贯到底直到嘉隆万年中的戚继光李成梁,再加上末世阶段的人物如熊廷弼孙传庭曹文诏洪承畴杨肆昌。这些人物对于维持国家长久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他们总是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对付各种挑战,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问题,都保持着国家稳定的状态。大约每个时代都有人或许是一位伟大的指挥官,他能影响整个时代,因此重视科技创新及情报机构(锦衣卫)对于提高战斗力的作用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