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八旗军威震天下严嵩的贤与不肖(图)
在那繁华的明末岁月里,严嵩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手腕,在朝堂上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一位宰相。他之所以能够稳坐高位,秘密武器有三。首先,他深谙“逢迎主子”的艺术,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无论是酒桌上的豪言壮语还是过节时的厚礼,都能让他与皇帝保持一致,从而确保自己的位置不受威胁。
其次,他巧妙地运用了“父子兵”的策略。他的儿子严世藩是一位机智多谋、世故通人的人物。在严嵩担任宰相期间,严世藩被委以重任,为父亲分担巨大的政治责任。当需要决策时,父亲总是在后面给予支持,而儿子则在前线展开行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和协调,使得他们在处理国家大事时显得天衣无缝,即使有时候会出现失误,也总有人在背后为他说话。
最后,他精心培养了大量忠实的亲信,用他们构建起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权力网络。这使得他的影响力扩散到了各个方面,无论是在科举考试中帮助那些愿意付出额外费用的人获得好成绩,或是在军事上通过非法手段增加收入,他都显示出了极高的手腕。
然而,就像所有伟大的事业一样,它最终也要面对时间的考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嘉靖皇帝开始写下小纸条询问政务,而老迈的严嵩已经无法回应这些问题,只能依靠儿子的帮助。不过,这个时候正是严世藩沉迷于享乐,不再关注政治的大局。在这一年零五月的一天,当道士回答说:“国难由未进贤者、未退不肖者。”嘉靖追问谁是这“不肖”,道士指向了身旁坐着的地臣———严嵩。而且就在两年之后,严世藩因罪遭到处决,其父被罚没家产,并被降职至平民身份。他最终凄凉地死去,在祖父墓前搭建的小草棚里度过余生。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做官并非一条光明坦途,它充满了诱惑和陷阱。《红楼梦》中的那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提醒我们,一旦我们走上了这条道路,最终将会发现一切都是虚幻的一场梦。但如果你仍然坚持要走这条路,那么记住,每当有人轻声询问:“当今天下何以不治?”你的答案将决定你的命运。如果你没有准备好,那么等待你的将是一个彻底失败的一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