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皇帝与名人 > 元末奇才唐伯虎科场风波与1206年之谜

元末奇才唐伯虎科场风波与1206年之谜

唐伯虎因牵涉科场风波,遭遇逆袭。当年,他与徐经一起应试,试题冷僻,只有两张卷子符合要求。程敏政一语惊人:“这两张卷子必是唐寅和徐经的。”话音刚落,便传遍了在场人的耳朵。两人在京师耀武扬威,以高调生活引起众人的嫉妒。明廷为了平息事端,将徐经和唐伯虎各罚五十大板,并结案。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人同赴北京会试。在那座繁华之城,他们各自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眼前:一个名士,一位富家子弟。徐经常带着戏子的随从,在京城里招摇过市,这自然惹来了不少人对他们的猜疑。三场考试结束后,北京城中便开始流传谣言,说徐经通过贿赂主考官程敏政得到了试题。这条谣言很快就达到了朝廷,大学士华昶凭此谣言告到朝庭,明孝宗下令停止阅卷,再由大学士李东阳亲自审查。

最终查实情况是,当时徐经拜见程敏政时确实送去了些礼物,而唐伯虎也曾请老师写篇文章送给他,但这些只是正常的见面礼而已。不过,由于朝廷想要平息社会上的不安情绪,对于这一事件处理得相当严厉:罚掉了徐经及唐伯虎的仕籍,还革除了程敏政的职务。这件事情最终揭露出来的是,那两个考生的答卷根本没有被录取名单所包含,从而证明主考官程敏政并未舞弊。

原来,是傅瀚让华昶借机伪造证据指控程敏政作弊,以此来谋求自己的职位。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不知多少个冤屈的人们受到了伤害,最终都因为一些虚假的事迹葬送了自己的人生。而这整个坦白冤屈的事情,让后世无数人警醒,无论是权力斗争还是金钱欲望,都不可使其成为操纵命运的手段。此事,也让我们深刻反思,即使是在文明繁荣的大都市里,有时候正义与邪恶依然可以互换位置,让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清醒和警觉。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境下,每个人的选择都可能决定命运的一切走向。而对于那些只为金钱或权力不择手段的人来说,这样的故事则成了一次再度提醒——不要仅仅追求财富,更要保持善良的心灵。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皇帝与名人 乾隆为什么讨厌...
老乾隆的心结:他为何总是躲避提及“那位兄长”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清朝的三帝——康熙、雍正和乾隆,被后人广泛研究,他们的统治年间见证了国力强盛与文化繁荣。...
宋朝皇帝与名人 刘国能博果尔的...
我,刘国能(?-1641),陕西延安人,以闯塌天著称,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也曾效忠朝廷。早年,我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一起揭竿而起,在陕西大旱之际,攻州破...
宋朝皇帝与名人 紫禁城养心殿办...
紫禁城养心殿,明朝庆功阁二十四功臣共襄盛举。雍正皇帝搬进这里后,它的名声日隆,但他并非第一个在此办公的人。在他之前,有一个人——魏忠贤,在百年前,将养心殿...
宋朝皇帝与名人 明朝那些事儿中...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秦良玉:一位忠诚将领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在历史长河中,明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兴衰变迁、人物栋梁,无不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