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皇帝与名人 > 乾隆为何不喜欢十三叔王阳明之父的秘密简介

乾隆为何不喜欢十三叔王阳明之父的秘密简介

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曾读书龙泉山中,学者又称他龙山先生,浙江余姚人。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进士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历任翰林院学士、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右侍郎,正德初年晋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

王华参与预修《大明会典》、《通鉴纂要》,个人著《龙山稿》、《垣南草堂稿》、《礼经大义》、《杂录》、《进讲余抄》等,凡46卷。王华的长子为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正统十一年(1446年),王华出生在余姚一个富裕家庭,他自幼生性聪敏,其父教他读诗,他能随口吟诵。他年龄渐长,可是每次乡试都落第。但他依然坚持学习,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在成化十六年(1480)以浙江乡试第二名的成绩中举。

仕途经历 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及第后,被授予翰林修撰职位。在他的仕途中,他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如皇帝的日讲官、主持顺天府和应天府乡试以及参与预修《大明会典》和《通鉴纂要》的工作。

文学 王华对儒家经典特别是《礼记》的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他认为“道”为体,为纲,“法”为用,为目。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将“道”与“法”并重,以达到国家治理的大治。

轶事典故 拾金不昩:六岁时,一次与一群孩子在河边戏水,看见醉汉前来洗脚,把钱袋忘在河边。王华拾起,将钱袋投入水中,只坐待失主回来找寻。不久,那人果然号泣着跑来,说:“你这小孩真是好心,让我去找我的金子。”于是把扔金子的地方指给他,那人找到金子感激非常,从此之后两人成了好友。

色不动心:当时借寓居一富翁家,但富翁无子,有一次叫小妾去和他通奸求子,但因纸上写得太过直白而被拒绝。这件事后来被人们传颂,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他的高洁品行,即使面对诱惑,也能够保持清醒头脑,不轻易动摇。

父子对联:任老子婆娑风月;看儿曹整顿乾坤。(注:这是父亲对于儿子的赞扬)

衣冠奕叶范阳第;诗礼千秋涿郡宗。(注:这是父亲对于同榜进士卢格的一句题字门联)

雪压孤舟,一叶载六花归去;雁横远塞,片笺写八字出来。(注:这是父亲与儿子的嵌名联,上下两人的词意相互呼应)

藕笔盈池,竹简蕉书安可写;苔衣满地,秧针柳线不能缝。(注:这是父亲与儿子的嵌名联,上下两人的词意相互呼应)

百尺竿头站脚;千层浪里翻身。(注:这是父亲与儿子的嵌名联,上下两人的词意相互呼应)

一年春长长春发;五月夏半半夏生。(注:这是父亲携带着外出的赏花,与儿孙之间的一段情景描述,其中包含了嵌名的情趣")

最后,在刘瑾专权期间,由于其独立思考和坚持原则,没有屈从于刘瑾,而是在正德二年的九月二十一日,因参与编撰《大明会典》的错误,被迫致仕回家。此后尽管遭遇了一些困难,但仍然保持着高洁的人格魅力,最终得到了社会上的尊敬和认可。在嘉靖元年的二月十二日逝世时,被赠新建伯爵衔。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皇帝与名人 夏日炎炎完美无...
夏完淳,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以其爱国情怀和文学才能闻名于世。他出生在明朝末年的一片动荡之中,但他胸怀大志,不畏艰难。自幼聪慧过人,五岁便能读经史,七岁开...
宋朝皇帝与名人 四年级必读中国...
记得我还是四年级的时候,每到放学后,我总喜欢和爸妈聊天,分享我们那一天的点点滴滴。有一段时间,我们家的小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书籍,那是我的老师推荐给我的“四年...
宋朝皇帝与名人 在中国文化中什...
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传统中,“三界”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代表了一个复杂的宇宙结构,其中包含了天、人间和地狱三个不同的世界。这个概念不仅出现在佛教、道教以及儒...
宋朝皇帝与名人 四年级学生探索...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四年级的学生们聚集在学校图书馆的一角。他们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写历史人物的故事。这是一个特殊的课程,让孩子...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