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皇帝与名人 > 明朝人是怎么降温的生活在古代没有空调古人有哪些方法来应对酷热

明朝人是怎么降温的生活在古代没有空调古人有哪些方法来应对酷热

生活在古代,没有空调,明朝人是怎么降温的?北京的气候四季分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寒冬酷暑,如果没有相应的辅助设施,恐怕仅凭自身的素质是无法抵御严苛的自然条件的。因此,一些基本的防寒防暑的措施是必要的。北京虽地处北方,但夏季还是十分炎热的,人对于气候变化的感觉还是十分敏锐的,有时,即使是微小的气温变化都可能会导致不适,所以,盛夏之际,皇宫里要设置必要的避暑设施。

来过北京的人都该知道,夏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是酷热难耐、热浪袭人的日子。在那个没有电扇、空调和冰箱的时候,在重重宫院紫禁城里,皇帝又是如何避暑呢?每到酷暑,他们就想尽了种种办法。这些传统方法虽然没有现在设备效果显著,却也是巧妙利用自然之物奇思妙想。

他们具体是如何来进行防暑降温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屋檐设计遮阳

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中,“檐步五举”,这简单的小技巧里面却有大奥妙。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角度(今天所说的太阳高度角),来设计出檐角度。宫内北房有这个角度,就能够在夏至前后遮阳;到了冬至前后,则能让阳光满室,使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

二、竹帘凉棚营造清凉

宫中营造人工阴凉也不少,比如屋檐前面悬挂帘子,一方面可以遮挡阳光,还留有空隙保持通风。帘子的挂放也有规定。

还有等级划分,最最高级的是用斑竹香妃竹编织并饰图案,而低等则用苇箔编成。

更大一点的是搭凉棚,就是在宫殿顶上和院里搭个顶盖来遮蔽阳光。这样的凉棚可卷可展,当烈日当头展开遮挡阳光;早晚时收起来通风。这类凉棚一般从阴历四月开始搭建。

三、冰桶送来的冷风

储藏冰块到使用,是我国北方由来已久的一个习惯。在周代就已经有了贮存冰块的地方。而到了明清时候,每年都会大量储备冰。在紫禁城外设立官方冰窖,其中包括官窖府窖民窖,《大清会典》记录了清朝各地共计18座官窖,只紫禁城中的就藏25000块。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用于储存“冷水”的器具被称为“洋桶”或“冷盘”。

除了这些措施以外,每年夏天,也有一种特殊方式:帝王们会离开故宫前往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去避免高温,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不过,这样的生活方式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不现实且昂贵得很,因此普通百姓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手工艺品,如制作窗户上的木质装饰或者穿着轻薄透气的地毯等,以减少室内温度,并通过观察天文星象预测未来天气,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己不受酷热困扰。但即便如此,不同阶层人民遭遇到的极端天气一样让他们不得不忍受它带来的苦恼与挑战。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皇帝与名人 金庸笔下的元末...
一、引言 在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海洋中,金庸先生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无疑是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其中,《射雕英雄传》不仅以其精彩纷呈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闻名于...
宋朝皇帝与名人 明朝皇帝排行顺...
明朝初期的皇位继承制度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即通过设立世子身份,将权力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朱棣。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自己死后能够有一个合法的继承人。但是,由于朱...
宋朝皇帝与名人 一分钟了解清朝...
来听我讲讲“康乾盛世”那些事儿! 一分钟了解清朝历史,可能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但我们可以尝试快速浏览一下这段时期的亮点。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朝,它从...
宋朝皇帝与名人 朱祁镇之所以被...
为啥说朱祁镇是大明战神? 他为什么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那么深刻的烙印? 朱祁镇,字子元,号潜夫,是中国明朝初期著名的将领。他出生于江西吉水县(今属江西省吉...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