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辽阔疆域如汉唐怎解其妙
明朝疆域之辽阔,实乃汉唐之超越
在古人的眼中,一个强盛的帝国往往是由其广袤的疆域所体现。《明史》对明朝巅峰时期的版图进行了精确的记录,将其与汉唐相提并论,并认为“幅员之广,远迈汉唐”。这背后隐藏着一段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以及对行政区划和军事控制范围不同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古人对于各个朝代疆域认识的情况。在《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中,西汉巅峰时期的十三州范围被视为整个国家,而不包括西域都护府下的诸多小国。同样,《旧唐书》也描述了唐朝十三道刺史分统的地理布局,其南北东西面积虽然相当于前汉,但东部未及前汉、西边超过前汉。
在这种背景下,对明朝疆域评价为“远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释:第一,从行政管理角度看,明朝将云贵地区设置为省份直接纳入版图,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扩张;第二,在军事控制方面,即便如此,大部分羁縻地区和名义册封区域并未计算入版图;第三,从实际政治经济活动来看,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许多地方政府直到清末才真正实施中央集权制度。
因此,当我们用类比的手法去比较这些不同时代的大型政权时,就会发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人们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去评判一个王朝是否强大。然而,无论如何,每个伟大的帝国都是通过长时间积累和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土而形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地理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