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皇帝与名人 >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背后的历史真相朝代更迭中的社会动荡(图)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背后的历史真相朝代更迭中的社会动荡(图)

在清顺治七年,明降将孔有德领兵攻陷桂林,并改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顺治九年,农民起义军李定国攻占桂林,孔有德兵败而举火。图为靖江王府。

当尚方宝剑遭遇尚方宝剑

是毛文龙割据东江,不听调度,让袁崇焕真正起了杀心。毛文龙是明朝任命的东江总兵,天启三年加封左都督,赐尚方宝剑。他桀骜不驯、拥兵自重、不服节制,都与袁崇焕的平辽方略格格不入。一上任,宁远、锦州、蓟州各处军事要地都曾发生兵变,要整饬军纪,就必须解决毛文龙这样的“独立王国”,否则辽东地区的政令军令就无法统一。

作为封疆大吏手握重兵,又孤悬海外,毛文龙俨然就是个“土皇帝”,又怎么能甘心受袁崇焕的辖制和摆布呢?

据《 袁督师斩杀毛文龙始末》记载,当月二十九日,袁崇焕抵达东江所属岛屿,与毛文龙前来会谈。双方初见面气氛还算融洽,但话题转入设饷宁远、更定营制、增设监司等具体问题时,毛文龙却断然拒绝表示不接受任何整顿建议。

于是 袁崇焕决定设局为了杀掉他。在六月初五这天,他命随从百余名亲兵与三千将士两军“校射领赏”。在联欢性质的活动中,对东江官员一一慰问,一一赏赐,而众喜过望。就在官兵上下欢声笑语的时候,他暗地授计属下,将话题转回更定营制的问题上,然后突然围住并拿下了毛文龍及其随行人员,并用崇祯帝所赐的尚方宝剑斩之。

危险信号

表扬事后,这个意外的表扬绝对是个危险信号——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关系由亲密转向猜忌。这也是因为苗元璧(即苗应台)被捕后,被迫承认自己参与反叛,因此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波,使得所有人都开始怀疑谁才是真正的大敌。而这个事件也使得人们更加意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指挥官,那么整个国家都会陷入混乱和无序状态中。

然而,这样的做法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同室操戈,有人认为这是为民除害,但最终结果是增加了内部分歧和外患,为后来的困境埋下伏笔。此事件成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人物,也影响着未来几年的走向。当我们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冲突,更需要深挖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这段复杂而丰富的人类历史。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皇帝与名人 孙若微身边的丫...
丫鬟出身与选拔 在大明时期,宫廷中的丫鬟往往出身于家庭中较为贫寒或者有特殊背景的女子。这些丫鬟通常在年轻时被选入宫中,接受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以便能够在后宫...
宋朝皇帝与名人 明朝的阴影黑暗...
明朝的阴影:黑暗背后的秘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被视为一个繁荣昌盛、文治武功并重的时代。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时,却发现明朝不仅光鲜亮丽,更有着一面黑暗...
宋朝皇帝与名人 清朝领土保卫策...
清朝领土保卫策略研究:宁死不割的历史考量与国际影响 一、引言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清朝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严密的政治制度得到了稳固统治。然而,在面...
宋朝皇帝与名人 从红楼梦到东方...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明朝无疑是一个璀璨的篇章。它不仅是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文人的理想之地。在这段历史时期里,产生了众多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如《...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