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崛起于明朝末年之乱粮草丰饶何以得来
在明朝末年,小冰河期的干旱与蝗灾连续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江浙等地虽富裕,却也难逃这场自然灾害的打击,而北方更是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这种连锁反应导致了连年的欠收和米价上涨,百姓陷入饥饿之中,不仅流民四起,还演变为反抗朝廷的力量,其中李自成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内部瓦解明朝,再加上外部清军的压力,最终导致明朝崩溃。
然而,李自成并非没有解决粮草问题的手段。在战乱之中,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确保军队供应:
首先,是抢夺官府粮仓。由于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纳部分粮食,即便是在不丰收的情况下,也会有一定数量存储于官仓以备不时之需。李自成攻占城池后,便能轻易拿走这些储备,以补充其军队的需要。
其次,是掠夺藩王财富。尽管藩王们失去了实质上的权力,但仍然拥有巨大的财政资源。一旦取得胜利,李自成便会将这些财富据为己有,并利用它们去南方购买必要的粮草,为自己的军队提供所需。
最后,也采用了自给自足的手段。在占领新的地区后,他鼓励当地居民种植作物,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供给体系。这一策略有效地解决了绝对性的粮食问题,使得他的军队能够持续战斗下去。
综上所述,李自成确立了“以战养战”的策略,以应对战争带来的日常需求,并最终在混乱的大背景下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基础。但是,这种依赖于战争和掠夺来维持生存的手段,也预示着他未来的困境及最终失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