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盛世黄得功的辉煌时代
黄得功(?~1645),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军中称他为黄闯子。出身行伍,历任副总兵,为京营名将。他少年时即胆识过人,在父亲早逝后,他十二岁时就独自酿酒、偷喝完母亲酿的酒,并以此钱赎罪。随后,他在辽东战事中立下战功,被授予太子太师衔。
1638年,他随熊文灿进攻变民,受封靖南伯。在与张献忠交战期间,他不仅面对箭矢仍能战斗,更擒斩了多位敌将,其中包括张献忠养子王兴国。这场战斗中,黄得功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1642年,他移镇庐州,并在次年被封为侯。在史可法的指挥下,与刘良佐、高杰等四镇共同抗击清兵。但高杰因其跋扈行为而遭到史可法猜疑,此举导致两人的关系紧张,最终黄得功被迫与高杰和解。
当清兵大举入侵江南时,朱由崧逃亡至黄得功部下。虽然有意保护皇帝,但由于自身负伤严重并未能成功护驾,最终在荻港与清军交战牺牲。当他的妻子听闻消息,她也悲痛欲绝。而他的部下翁之琪则投水自尽,以示忠诚。
尽管他粗豪无学问,但黄得功却以天性中的忠义著称。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即使受到诸多谄媚之臣的压制,也坚持自己的主见。他个人的品德感动了百姓,使得庐州、桐城、定远等地都为他立生祠,而他的墓碑设于仪真方山母墓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