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与闲情偶寄明朝那些事儿电子书下载全集免费图
李渔,17世纪中国戏曲理论家与科普作家,以《闲情偶寄》著称,该书汇集了饮食烹调、养花种树、医疗养生的知识,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科学小品集之一。李渔生于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曾为秀才,但未仕官,出身富有之家。其家族因战乱衰败后,他迁居杭州,再移至南京,从事出版业。
李渔在戏剧创作及研究上投入巨大精力,《闲情偶寄》仅是其作品中的一部分。他本人对此书颇为重视。这部作品分八个部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包括蔬菜)、种植和颐养共234个小题,涉猎戏剧创作与表演、新鲜食品烹饪等多方面内容,其独到见解丰富且详尽。
《闲情偶寄·蔬菜第一》中的“菜”篇开篇就指出:“制菜之法,可称百怪千奇……务求至美,独于起根发轫之事缺焉不讲。”这里强调了食材卫生问题,即便在没有现代农药污染的情况下,也提出了如何处理蔬菜以保证卫生的建议。
对于各种蔬果的食用方法,李渔也有所阐述,如瓜茄瓠芋诸物皆需根据其特性来处理,以确保口感佳。在他看来,“芋无味”,需要搭配其他食物才能显现其风味,而山药则“通行并用,无所不宜”。
300年前,李渶就在《声容部》中讨论了现代人热衷的话题——“美容打扮”。他提供了肌肤护理眉眼修饰首饰选购衣衫搭配等知识,并提倡着服装要以洁雅为主,不必过于精细或华丽。此外,他还对传统民居建筑有深刻理解,如房舍布局、高低界墙窗栏设计等,以及祛病养生的智慧,如防止疾病发生、中断疾病发展以及治疗已有的疾病。
最后一章“疗病第六”,作者自嘲地将药材分类,为自己命名《笠翁本草》,这份医学知识被当代散文大师林语堂赞誉为胜过医科大学的一个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