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奇葩皇帝朱由校不做皇帝做木匠的反复故事
话说古代的爱好者,有些人追求的是高深莫测的艺术,而有些人则偏心于手工艺业。明朝有一位皇帝,他不仅身居九五之尊,而且对木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练就了一手独到的手艺,这便是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在此,小编将带领大家一探这位既不是书生亦非君子,却以木工为乐的明朝奇葩皇帝朱由校的一生。
朱由校,即明熹宗,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纪轻轻即位,只在位七年。他虽是一名娴熟木匠,但却未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大臣。他执掌政权期间,不但宠信宦官,更允许他们干涉国家大事,使得王安、魏忠贤等人肆意妄为,将国家搞得天翻地覆。《剑桥中国明代史》评价他:“体弱,教育不够,也许在智力上还有缺陷。”这一点,在他的行为中颇有凸显。
从小,朱由校并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的爷爷神宗忙于享乐玩耍,而父亲光宗早早离世,因此当16岁的朱由校继承了 throne时,他还是一个无知的小孩。此后,由于文化水平低下,他常常出言荒谬,如一次江西发生叛乱时,上奏章中的“追奔逐北”被误解成“逐奔追比”,结果导致原本该受到奖赏的人遭到了处罚;再如外国使节带来礼物和奏章时,由于他不懂汉文,将这些重要文件误认为是对方要求谈判的事宜,最终因愤怒而退席,让来访使节感到困惑。
由于文化素养不足,再加上对乳母客氏过分信任,以及与她关系非同一般,加之魏忠贤利用这一点影响政治,使得朝廷渐渐落入魏忠贤之手。当魏忠贤知道朱由校沉迷于木工活时,便趁机向他推荐,并获得批准,让自己处理国务事宜。
这样的爱好虽然让个人满足,但却无法挽救国家危机。最终,当天启帝驾崩后留下的烂摊子给崇祯帝继承,崇祯想要励精图治,但是面临严重的问题,无奈地看清了明朝已然衰败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