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皇帝与名人 > 锦绣江山覆血染殉国忠魂伴皇后

锦绣江山覆血染殉国忠魂伴皇后

在那繁华的岁月里,诗人曾这样吟咏:“锦绣江山覆血染,殉国忠魂伴皇后。”然而,当李自成攻入北京之时,崇祯皇帝已知天命难回,他选择了煤山自缢。面对这沉重的一刻,他深切忧虑着家人的安危,只能壮志勃勃地让他们一同陪葬。

当崇祯帝在奉天门孤独地敲响上朝钟声,却无一人应答时,他的心灵彻底崩溃。万念俱灰之下,他离开了紫禁城,在万岁山寿皇亭附近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那些留在京城的文武百官,他们又如何选择呢?他们是否能够像古代豪杰般,以身许国?

事实上,那些留守京城的文武官员并不多,大大小小加起来也只有几百人,可为明朝殉难者却寥寥可数。大多数人则是写下“顺民”二字,然后争先恐后去拜见李自成,为的是在新朝中捞取一份荣耀。在这些坚贞者中,有二十八人选择了与崇祯帝同归于尽,其中包括二十一人位文臣和七位勋戚。

最为著名的有范景文等二十六位文臣,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爱护。范景文,即河北吴桥人,是清廉刚直的大臣,最终他不愿意改变服饰潜逃,而是选择于破庙中写下遗书,并投身古井之中。他说:“身为大臣,不能从疆场少树功伐,虽死奚益!”

除此之外,还有倪元璐、李邦华、施邦曜、凌义渠、王家彦、孟兆祥及其子孟章明,以及其他许多忠心耿耿的人们,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决断。在这群忠烈人物中,有一个特别令人敬佩的人物——左副都御史李邦华。他曾劝说崇祯帝南迁,但遭到了给事中的反对。当李自成进城后,光时亨却第一个跑去投降,而李邦华则走进文天祥的祠庙,从容自缢而死。

至于勋戚们,他们是明朝开国功臣以及皇室亲属,与明朝休戚共存。但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像刘文炳那样挺身而出。刘文炳作为崇祯帝的表兄弟,在危急关头被召见,但他的突围计划未能实现。在家中哭泣之后,他决定与全家十六口一起跳入井内,不幸遇害。而他本人,则点燃宅邸然后投火焰海,以示绝望和抗议。

《明史》虽然被许多历史爱好者所忽视,但它对于这些勇敢者的赞扬仍然值得我们铭记:“景文等树义烈于千秋,荷褒扬于兴代,名与日月争光”。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皇帝与名人 宋朝最后一个皇...
夸张版宋徽宗,历史上评价为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的伟大皇帝。他的中文名是赵佶,别名有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瘦金体”书法与“院体”画风的创始人。赵佶出生于108...
宋朝皇帝与名人 明朝那些事谁讲...
明朝的宣传与演说艺术 在明朝,宣传和演说的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皇帝的御前讲学到士人的街头巷尾,流利而有力的语言不仅能够激励人心,还能塑造公众形象。正是...
宋朝皇帝与名人 明朝大全帝王与...
明朝的开国之路 明朝自洪武元年(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帝国时代的开始。朱元璋在篡夺了南宋皇位后,为了巩固政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
宋朝皇帝与名人 隋朝杨昭皇帝与...
隋朝杨昭简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朝杨昭是一位备受关注的君主,他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子。出生于大兴宫的杨昭,从小就受到祖父隋文帝杨坚的钟爱。在他三岁时,杨昭...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