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星辰
他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母亲显恭皇后王氏。政和六年(1116年)六月,大婚于朱琏。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126年1月19日)—靖康二年二月六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当政共计1年3个月。
赵桓即位之初,受父命禅让登基,是为宋钦宗。他与其父一样优柔寡断,对问题缺乏判断力。在金兵南下的压力下,他听信奸臣谗言,最终导致靖康之变,被金人俘虏北去。
在金国期间,他被封为重昏侯,与徽宗被废为庶人。次年的天会八年(1130年),徽宗病逝。在金熙宗时期,他被改封为天水郡公,并追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直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他的死讯才传到南宋,其弟高宗赵构表面上痛不欲生,内心却暗自窃喜,将其上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
早年的经历中,有一次临危起家,即位后的他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但是他十分懦弱无能,对问题缺买判断力。此外,还有一个故事说,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名叫韩侠的士兵因为醉酒而误射箭矢射向了坐在座上的钦宗,但幸运的是没有伤及皇帝,这件事也反映了他的安全并非总是得到保障。
关于他的晚年的情况,有一段记载称,在绍兴二十六年的夏季,因为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又不善马术,不慎从马上摔倒,被乱箭射杀。这一版本对他的死亡原因进行了详细描述,让我们感受到那时代政治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情景。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他是在五国城病卒,这两种说法都给出了不同的历史解读,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面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