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开创宋朝辉煌帝业初现
赵匡胤:开创宋朝辉煌,帝业初现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在后汉时期投身郭威的枢密使下,他因其英勇和战功,被柴荣器重。在显德七年的“陈桥兵变”中,他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他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并建立了北宋。
在位期间,他依据宰相赵普的策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致力于统一全国。他灭亡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从而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此外,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以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问题。
他还设立了“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赎回被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开宝九年(976年),他逝世,在位十六载,被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大中祥符元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流传至今。
早期经历
出身军人家庭高祖曾任幽都县令曾祖任御史中丞祖父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长兄早夭母亲杜氏是昭宪太后的养女。在襄阳寺遇老和尚预言往北有奇遇投入郭威帐下参与征讨李守贞屡建战功。
广顺元岁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广顺三年转为开府马直军使屡建战功显德元岁擢升执掌禁军此时北汉契丹联军入侵柴荣御驾亲征双方高平摆阵战斗将要展开宁江节度樊爱能等逃跑左臂被箭射伤终败敌走进攻河东城制止再攻城殿前都虞候严州刺史显德三年春跟随征伐淮南首战胜涡口斩何延锡追到清流关击败皇甫晖姚凤捕杀二人其父趁夜来门说:“父子诚然,但城门开放乃国家之事。”
定武节度韩令坤主张退兵遭拒绝以扬州士卒敢过断脚;打败齐王李景达斩万余人回师改授殿前都指挥使定节度显得四岁春跟随柴荣寿春连珠寨寿州受封义成军节度检校太保仍点检此冬继征濠泗破敌单骑横渡十八里滩破寨用船舰攻泗州清口驻扎山阳俘陈承昭楚州金陵皆平。
显五岁改忠武右卫步軍副将显六岁水陆总部署莫桥关斋官姚内斌降;契丹骑数千退却;接替张永德殿前点检柴荣病故幼主继位改归德右卫步軍副将检校太尉。
陈桥变乱
正月初二夜宿陈桥驿议论不公说:“今主上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我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弟弟光义与亲信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士众黄袍披于假醉醒者身上并皆拜庭下拥立称天子众声呼万岁声音几里外闻之。
装样答对:“你们自贪富贵,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从你。”众表示惟命是听宣布回京不得惊犯幼主公卿不得侵凌府库不得侵掠服从者赏违者族诛诸将应声诺率队返京守备都城主要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社兄弟得知成功打开城门接应当时仅侍卫亲军副指挥韩通想抵抗未及召集就死。
范质等才知真假已无奈只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读柴宗训禅让赵匡胤正式登基轻易夺取政权更封郑王由归德军节度所在地商丘以宋号定都开封改元建隆史称“宋朝”、“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