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他的权力如同天上的云海无边无际他的智慧如同星辰之光照亮了整个时代
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以其政治无能和懦弱闻名。他的登基是父亲宋徽宗赵佶禅让的结果,他在位期间因听信奸臣之言而失去了抗击金兵的良机,最终导致靖康之变,被金人俘虏。
赵桓出生于1100年5月23日,是宋徽宗长子,母为显恭皇后王氏。他曾被封为定王、太子,并在宣和七年(1125年)继承了皇位,但他的统治极短暂,只有一年三月。在他执政期间,他不仅听信谗言罢免了主战派李纲,还向金国求和,这些政策都对北宋的防御造成了严重影响。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南下进攻北宋,开封城池相继失守。面对外敌入侵,赵桓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慌和逃避情绪,最终选择与母亲离开京城,而不是坚守都城。这一决策被视为对国家命运的背叛,对北宋灭亡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战事的发展,赵桓及其父徽宗被金人俘虏至燕京,其弟高宗赵构则在南方建立了新的政权,即南宋。后来,在绍兴二十六年的六月份,即1156年的夏天,赵桓病逝于燕京,与徽宗同葬于永献陵,其死讯直到1161年的秋天才传达给南宋,从此以后,他便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悲剧性人物。
尽管如此,有史料记载说在临终前夕,当时正值绍兴十二年的岁尾(1142年),高宗即将议和杀岳飞等名将时,不知何故忽然有消息传来,说钦宗请求韦太妃带信给高祖,让他赎回自己,“只愿做道士足矣”,这表明即使到了生命尽头,他也未曾放弃过恢复原有的尊荣地位的心愿。不过,这种请求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