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中的佼佼者刘娥之辈不可及
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以其优柔寡断的性格和懦弱无能的统治风格,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登基之初,受父徽宗禅让,即位为钦宗,但在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南侵时,他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主战派李纲,最终导致靖康之变,被金人俘虏北去。
赵桓出生于坤宁殿,是宋徽宗长子,母显恭皇后王氏。他曾被封为韩国公、京兆郡王、定王,并在宣和七年(1125年)被立为太子。在位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政策,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靖康二年(1127年),汴京城破,大量官员被杀或俘,其中包括许多忠良的大臣。而赵桓与徽宗一起,被废为庶人,并随后被金兵迁往更远的地方。直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他的死讯才传到南宋,其弟高宗赵构表面上痛不欲生,但内心却暗自窃喜,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心安了。最终,为他上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
早年的经历中,有一次临危之际,当金军围攻汴京时,他父亲徽宗决定禅让帝位给他,使得当时二十六岁的太子赵桓即位成为宋钦宗。这一事件标志着北宋灭亡的开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