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余派老生柯亭
在那不留痕迹的年月里,一九四八年,我随着父母的脚步,踏上了前往香港的旅程。岁月匆匆,如同流水般快速地溜走,那一段时光,被我的记忆深深烙印。直到一九七四年,我们跨越了太平洋,来到了加拿大的土地。在这里,我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也带来了我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回望往昔,在一九六八年的香港,与那些志同道合的票友们一起,我们梦想着为京剧文化播撒更多的种子。那时候,我们共同创立了“沪社”,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型京剧票房。在那里,我与陈忠和、吴玉麟等票友们合作演出,《四郎探母》、《白门楼》、《二进宫》,这些经典剧目如今依旧让人怀念。我曾饰演杨宗保、吕布等小生角色,那些角色形象,至今仍然清晰可闻。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门古老而又精彩绝伦的戏曲艺术,我们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手法——赠票。当时,每当我们有新的作品上映时,都会将门票免费送给社区里的居民,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京剧带来的魅力。这种方式不仅帮助我们扩大了观众基础,还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
然而,这一切并非易事。在多伦多这个国际都市中,一九七五年,当我与几位好友向政府注册“多伦多国剧社”之际,我们面临着无比困难。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更没有足够的人手。但我们坚信,只要心存激情,就没有什么是无法克服的。于是,我们开始筹划,对外进行演出。这一次我们的选题选择更加丰富,《二进宫》、《草桥关》、《武家坡》,这些传统且具有代表性的剧目,为观众提供了一次穿越历史的大舞台体验。
当时,“国剧社”的条件简直可以用“微薄”来形容,但我们的创意却丝毫不受限制。我亲手裁剪龙袍,用颜料在它们上面勾勒出金色的龙脉纹理,每一件装备都是我个人的劳动成果,无论是头盔、朝靴还是髯口,都充满了自我设计和制作的心血。这份辛勤付出的结果,是一次又一次令人赞叹的地方戏公演。而这一切,不仅为我的内心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也让我对这项工作充满了无限期待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