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国学知识的巅峰之星照亮千古文脉
郑獬,字毅夫,号云谷,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少年即有才华,被誉为词章豪伟峻整。在皇祐癸巳科中,他以状元之姿脱颖而出,并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通判陈州、直集贤院、度支判官等。
在英宗的治理下,当时对永昭山陵的建设规模宏大,但劳民伤财。郑獬上书提出了节俭的建议,并且主张广开言路,推荐贤良之士。后来他被派往荆南地区,在那里他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减少虚文增加实干,以此来改善民生的状况。
然而,他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最终被迫离开京城。但他的立场坚定,他继续批评朝中的弊端,不愿意采纳新法。这让王安石产生了忌恨,最终他被贬到杭州和青州。但是,即使在这种困境中,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愿意参与那些可能害及百姓的政策。当他病逝于安州时,由于家贫子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安葬他,因此他的棺柩停留在庙中十余年,直到好友滕甫得知后才给予了合适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