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科研老古板追忆两院院士郑哲敏的故事
9月2日上午9点,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周围飘扬着素花环。人们在低回的哀乐声中,告别并回忆我国著名力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郑哲敏院士。作为中国现代力学事业的领军人之一,郑哲敏曾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他始终牢记并实践着老师钱学森的话:“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一生常会被一两句话所改变。钱学森的话语影响了郑哲敏的人生;郑哲敏对学生们的教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你要干出汗的活”1964年春节过后,中科院院士白以龙成为了郑哲敏的研究生。郑哲敏曾跟白以龙说过两句話,一句是“你要干出汗的活,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那种活是没意义”,另一句是“你要干,就得比别人干得更好,你要是觉得干不了比别人好,你就别干”。这两句话让白以龙受用至今。
“要出汗”、“比别人干得好”不只是对学生的一般要求,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白以龙记得1974年,50岁时, 郑哲敏带着他和一些学生在西安做实验。在那段时间里,他们一起在实验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到了晚上,由于条件有限,他们挤在招待所的小房间里睡觉。当先生因为睡眠不好而打呼噜打响,他怕自己先睡着了影响大家休息,所以总是在大家入睡后才躺下看书,有时候看业务书,如果太累了就会看看《聊斋》,等到大家彻底熟睡后再进入梦乡。这一个月里尽管辛苦,但他们共同完成了一项重要工作,并且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他的爆炸实验室里,每一次实验都是一场挑战。“像抬钢板之类杂务”,即便如此繁琐又艰难的事情,都由他亲自去完成。在观察现象、分析数据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这就是“出汗”的生活,这也是他能够不断突破前沿、提出新概念、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
“你不要害怕,我们做你的后盾。”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尹祥础也是他的学生。他最初读的是清华大学机械系,在1957年加入工程力学研究班。在1958年,他毕业并被分配到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工作。那一年,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时,钱学森提出了设立“连续介质力学”课程,以此来解决当时教育体系中的缺陷。此课题最终落到了尹祥础以及他的同学谈庆明身上。
编写讲义期间,他们交替撰写不同部分,最终成功为这门课程制定出了教学大纲和讲义。而每次提交稿件前,都会得到郑哲敏精细审阅的大量反馈直至完全满意。此刻,即使有公式中的角标错误,也能被识破,让尹祥基础感非常深刻。
随着时间推移,当李世海成为博士生时,其实质上的任务并不仅仅限于辅导,而更多的是担任该课程主讲教师。但面对这样的巨大的责任与压力,李世海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在遇见了这样的困惑的时候,“你不要害怕,我们做你的后盾。”成了李世海心中的安慰词。当有具体的问题或疑问出现时,无论何时何地,只需向泽如天降临般出现,为他提供支持与帮助,使其无畏探索知识边界的心灵依靠也因此稳固下来。
然而,对于一些浮躁行为,则必须加以警惕。一旦发现有人投身于非必要的事务中,从事那些没有实效性的活动,便会严厉指正:“做研究不能‘瞎折腾’!”
1988年6月,在赵晓东教授领导下成立非线性连续介质开放实验室(LNM),它成为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地方,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久之后,它迎来了评估,并获得了优秀评价。此后的LNM继续保持其优良传统,不断爬坡,最终成为了科技部批准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并2001年4月通过验收流程。这一切都是由于一位领导人的智慧与决心,以及所有成员共同努力拼搏赋予这一机构生命力的结果。
面对这些荣誉与挑战,一位永远沉稳而坚定的领袖——赵晓东教授,用一种充满智慧的声音告诉团队:“我们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我们不能放弃,因为我们一直站在正确的一方。”
随着时代渐行渐远,一代又一代力量相传,这个时代将不会消逝,而那个精神将永存留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