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郑獬的深邃人生篇章
郑獬,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以才华横溢、词章豪迈著称于世。他出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是北宋安州安陆人(祖籍江西宁都),少年时即已名声远扬,与同榜鸿胪进士、会元黄中庸并列,为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仁宗皇祐五年,他以状元之姿登科场高峰,成为皇祐癸巳科的首席贡生。
后来,他历任通判陈州、直集贤院、度支判官和知制诰等职务,在这些岗位上展现了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厚的人文素养。郑獬主张崇尚实干,不仅在工程建设上提倡节俭,而且在人才选拔方面也强调广开言路,推荐贤良之士。在荆南期间,他又提出要除去虚言,只认可实有成效的事业,这种清廉和坚持原则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然而他的直言不讳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最终他被迫离京赴开封府担任侍读学士。随后因拒绝推行新法而遭到王安石的猜忌,被降职为侍读学士,并被遣往杭州,再次改派至青州。在青州期间,他对青苗法表示异议,因为这项法规可能会导致无辜百姓陷入困境。他选择告病休息,并担任提举鸿庆宫,但最终在宋熙宁五年病逝于家乡安州,享年五十一岁。由于家境贫寒且子女幼小,没有人能为他办理丧事,因此他的棺柩长时间停放在庙中,而是在好友滕甫就任安州刺史后才得以入土为安。这段历史充分体现了郑獬一生的坚持正义与不屈不挠精神,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注与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