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机的郑獬智慧如海学问似星辰
郑獬,字毅夫,号云谷,是北宋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人,祖籍江西宁都。出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他在少年时就已经拥有了不俗的才华和学问,被誉为词章豪伟峻整的代表人物。
他曾与同榜鸿胪进士、会元黄中庸并肩而立,他们都是皇祐癸巳科状元之一。郑獬深受尊敬,他担任过多个高级官职,如通判陈州、直集贤院、度支判官、知制诰等,并且享有正三品的待遇,还负责修起居注,为朝廷服务多年。
英宗即位后,郑獬被派去治理永昭山陵,但他坚持认为应该节俭地进行建筑工程,以减少对民众的负担。他还主张广开言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并力荐贤良之士。此后,他被派往荆南地区行使职权。在那里,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减轻人民税赋和鼓励实用技术的应用。
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行为也招致了许多人的嫉妒,最终导致他被调离京城。尽管如此,郑獬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继续提倡实用主义。在1069年,他因不同意新法而遭到了王安石的排挤,被降职至侍读学士一职。但他的清廉和正直最终还是让他再次受到重视,在宋熙宁五年病逝于家乡前夕,其遗体长时间停放在庙中等待埋葬,由好友滕甫在其任职期间得以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