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和问题打交道记濮阳市教育科研网的薛长斌中国科学院第二届科苑名匠
低调沉稳,是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副主任薛长斌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曾经担任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和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的他,将自己的成就归结为“运气好”。在面对日常的枯燥和压力时,他相信团队的力量,也相信好奇心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他选择用坚持航天事业的使命与责任,将个人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
作为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薛长斌把有效载荷比作“乘客”,而卫星、着陆舱等则是它们搭乘的平台。他负责为这些“乘客”保驾护航,确保它们顺利完成既定任务。这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多个学科,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
尽管最初没有想过自己会走上航天道路,但薛长斌接受了一个偶然机会,并最终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工作了24年。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航天不仅是一项工作,它承载着国人的关注和期待。因此,即使面对诸多挑战,他也不会用个人得失衡量这份工作。
薛长斌知道,每天都有问题需要解决,无论是关于仪器的问题还是进度的问题,每一刻都是在解决问题。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下来,因为他明白,这种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他的直觉告诉他,当遇到问题时,要从软硬件配合过程中寻找答案,而不是简单地排除可能原因。
通过嫦娥四号任务中的国际合作,薛长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下来,因为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当谈及团队时,他强调团队力量至关重要,不仅要凝聚在一起,还要能够高效配合,以达到成功。虽然有时候会因为意见冲突吵架,但只要大家都从大局出发,他们可以很快解决问题。
最后,薛长斌还提醒年轻人,在看似枯燥的日常中寻找好奇,在对事业的坚持中收获成绩。他相信,只要保持好奇心,就能主动去钻研,从而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在这样的精神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欣赏那些默默付出的科技工作者们,他们正在推动人类知识界限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