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和问题打交道记滨州学院科研处薛长斌科苑名匠
低调沉稳,是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副主任薛长斌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曾经担任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和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的他,将自己的成就归结为“运气好”。在面对日常工作中的枯燥和压力时,薛长斌坚信团队的力量,也相信好奇心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多么重要。他选择用坚持航天事业的使命与责任,将个人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
作为有效载荷分系统的总设计师,薛长斌负责保证这些“乘客”与平台间完美配合,以便顺利完成既定任务。他的工作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多个学科领域,这其中往往需要统筹各方、集众家智慧,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工作。
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后,薛长斌意外收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发来的面试邀请,他没有多想,就这样走上了航天之路,一干就是24年。在项目参与得越来越多之后,薛长斌逐渐认识到,航天绝不只是一项工作,它背后承载着国人的关注和期待。
每当遇到问题,无论是来自于仪器还是进度的问题,都要立即采取行动解决。2016年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任务中,当发现一个关键设备会不定时复位一次时,团队经过一年排查,最终发现问题出现在编程语言与CPU兼容性上。这次挑战让薛长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团队合作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至关重要性。
作为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薛长斜还需考虑国际合作伙伴的事宜,每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引起跨国级别的协商。然而,他始终坚持下来,因为他明白自己有责任去处理这些困难情况。他认为个人力量有限,而成功或失败通常取决于团队是否能够高效配合,以及是否能从大局出发共同解决问题。
尽管在工作中会有意见冲突,但只要所有人都是为了团队目标,不仅可以克服困难,还能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在休息时间里,即使是在研究小行星探测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学习新知识,从中寻找放松和乐趣。这也是他希望传达给年轻人的:无论何种职业,都应该保持好奇心,在平凡中寻找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