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恭中国古代八大才子排名中的自然之选
高克恭:刑部尚书、画家与学者,回鹘人
高克恭(1248-1310),一位出生于新疆的回鹘人。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曾经担任刑部尚书这个重要职位。除了政治事业之外,高克恭还是一位杰出的山水画家,以其精湛的墨竹技艺而闻名。他最初学习的是米芾父子那样的风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融合了李成、董源和巨然等人的艺术特色,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作风格。
《云横秀岭图》是他最著名的山水画作品,这幅作品以描绘烟雨中的林峦景色而受到赞誉。在那个时代,与赵孟頫、商琦和李衎一起,被尊称为“元四家”的画家之一。除此之外,高克恭也对儒家的经典和理学有深入研究,并且在个人生活中重视道德修养,即使在官场上也有许多同僚向他求荐推荐,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不愿意过度追求仕途上的荣耀。
晚年时期,高克恭退隐于大都房山地区,那里充满自然美景,他生活得很安宁,也有五个子女,其中长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位高克恭。他从小受父亲影响,对经学非常感兴趣,用心研读这些复杂奥义,“识悟弘深”。
至元十二年(1275年),他开始担任一些地方官员,然后升迁到户部主事这个职位,在那里,因为他的文雅举止,他被置于公卿、大夫以及其他知名学者之间享有一席之地,使得他的名字渐渐传遍四方。
到了至元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高克恭先后担任河南道和山东西道提刑按察司判官,再次证明了他的能力。在至元二十四年,当选为监察御史期间,他因处理案件迅速且公正而受到赞誉。而当桑哥成为宰相时,将他调往右司都事,并在次年的江淮行省期间考核簿书,以及施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称为“平恕”。
回到京城后,由于桑哥遭到处罚,上层社会认为高克恭是一个品德端正、才华横溢的人物,因此再次提拔他,让他担任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在这一期间,他不仅定下了儒籍,还废除了不必要的法规,并推荐人才。当时浙西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有大量农田被遗漏或失去实质价值,因此当时负责该地区管理工作的人员命名高克恭进行调查。
根据他的观点,江南每年的粮食总数接近400万石,而其中浙西占据三分之二,其间有超过75万顷公田,却只有130万石用于粮食供应,而租赋却比民田多19倍。这一切问题起源于宋代,当时贾似道进行了一系列检括公田活动,这些行为严重骚扰民众导致他们只能拼凑土地资源来应付税收要求,同时政府并没有减免虚假记录下的税收,所以负债累累的问题不断发生。因此,大臣提出要采纳更好的政策来改善这一状况,但是这种建议未能得到采纳。此外还有一个财政大臣奉朝廷命令前往杭州处理田产及增收夏税的事情,这让浙江东部特别是瓯、婺两地居民深受其苦害。尽管所有级别的人员都表面上同意但实际上反对此举,只有高克恭坚决不同意并烧毁了一批有关管理账册文件。他坚持自己的立场直到最后,没有妥协。这段历史显示出了一个权力斗争与改革者的勇气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