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巨擘刘昉河北传奇人物586年传记
刘昉(?-586年),出生于河北的望都。父亲刘孟良曾在北魏担任大司农卿,并随孝武帝入关,后被宇文泰任命为东梁州刺史。刘昉性格狡猾,擅长谋略。在北周武帝时期,他因功臣身份侍奉皇太子。周宣帝即位后,由于他的技艺和谄媚,被宠幸,成为一时之最。他被授予大都督职务,并晋升为小御正,与颜之仪并列为亲信。
周宣帝病重时,他与颜之仪共同处理后事。当周静帝年幼且无法承担国政时,刘昉与郑译一起策划,让杨坚辅政。杨坚初衷是推辞,但刘昉说:“如果您不介入,我就会自行行动。”杨坚遂从,一起掌握朝政,使 刘昉担任其司马。此外,他还利用计谋使汉王宇文赞离开宫廷返回府第。
由于他的重要贡献,杨坚将他封为大将军和黄国公,与郑译并称“黄沛”。然而,由于骄傲自满、对财富的执着追求,以及缺乏对政治事务的深入理解,他逐渐失去了杨坚的青睐。而尉迟迥等人的叛乱爆发后,尽管他被考虑作为监军,但他推辞了这个职位,从此恩泽日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杨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最终由高颎取代其司马一职。
隋朝建立之后,虽然进封为柱国,并改封舒国公,但闲居无事,对政治漠不关心。这让他感到不安,因为自己曾经被视作佐命元勋,却在中间遭到冷落。他最终因参与反叛阴谋而受到惩罚,在开皇六年的闰八月,被处死,其家产也被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