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豫剧之中李斯忠以其忠诚的精神和卓越的演技成为净行演员的典范
李斯忠,豫剧的忠诚演员,以其卓越的净行技艺,赢得了观众和同行的尊敬。他出生于河南省宁陵县柳河村,童年时代就因生活所迫开始在地主家当羊倌。在放羊时,他喜欢唱小曲,每逢周围村庄有戏,他便偷偷去看。他的嗓子因为不断地歌唱而变得更加洪亮。
1933年,他被王甲玉发现,并进入大平调姜庙科班学习戏剧。只用了72天,他就登台演出,并迅速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在科班期间,他学了12出戏,其中11出是主角,如《秦香莲》、《铡赵王》中的包公等角色。
他17岁正式上台,在商丘快乐戏院表演,不久便以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人物感受,一鸣惊人。虽然他也曾饰演张飞、关公等角色,但最擅长的是“黑头”这一类型。他一生中饰演过多部以“黑头”为主角的剧目,如《老包放羊》、《老包赶考》等,从童年的包公到晚年的包公,都由他精准刻画。
随着大平调剧种衰落,李斯忠转而专注于豫剧。他曾任宁陵县豫剧团团长,还获得过多项荣誉奖项,如“河南省先进文艺工作者”、“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全剧”。他的代表作包括《司马茅告状》,其中司马茅部分占全剧三分之二,是对李斯忠艺术水平的一次极大的检验。
李斯忠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净行演员,更是一个不断追求艺术完美的人。他总是注意吸收其他兄弟剧种的优点,将其融入自己的表演中,使得豫剧更加丰富多彩。此外,他还特别重视与观众的情感联系,用真实感人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让每一次表现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学生包括王清海、兰力、李娜师等,他们继承并发展了老师留下的宝贵遗产。李斯忠的事业生涯至1996年结束,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将永远激励着新一代艺术家,为豫剧事业贡献了一份不可磨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