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线上教学平台杨永健的墨迹传承
杨永健书法艺术
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了来自上海的《杨永健作品集》。一气读完,深感他的书法技巧精湛、笔墨流畅,每一笔每一画都显得那么生动有力,如同活泼跳跃的生命在我的记忆中绽放。
杨永健,1948年出生于浙江海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而且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发员、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和兼职画师。此外,他还担任了国家高级美术师和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在长达数十年的创作道路上,杨永健积极探索并不断创新自己的书法风格。他的作品曾被选入众多国内外展览,并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奖”。此外,他也致力于推广和教育他人的爱好,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这门古老而又神秘的艺术。在这个过程中,他撰写了几本关于楷書笔画、结构以及行書等方面的手册,为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杨永健的字体既传承了古代传统,又自有新意。他将晋唐楷書与北碑相结合,构建了一种严谨但又充满灵性的风格。在点划运作、结构布局以及情感表达三方面,他都付出了大量心血。他的字形源远流长,有着明确的地位,同时也融入了一定的个人特色,使之成为独树一帜的人物。
尽管我没有亲眼目睹过他挥洒墨水时的情景,但从他的作品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在使用笔尖到笔根之间移动手臂时,其动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练习形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智状态。这让我们想象,如果能见识到他创作时那种集中精神力的场景,一定非常令人震撼。
王僧虔曾经说过:“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句话意味着,在审美上,“神”(即精神内涵)比“形”(即外观形式)更重要。而杨永健则是既重视“形”,又不忘“神”的存在。他对每个点划都进行细致挑选,以保证它们在纸面上的完美表现,而这些点划之间连接起来,就像生活中的故事一样引人入胜且具有层次感,这正是他追求“意在笔先”的理念所体现出的结果。
作为一个忙碌工作的人,不知如何平衡时间管理与个人兴趣,那么看到这样的例子就让人感到有些难以置信:即使身处繁忙之中,仍然能够保持清醒头脑去处理工作,并且寻找到那份宁静地投入自己喜爱的事业里去。这不仅反映了他的能力,也显示出了其超凡脱俗的心态。(附图均选自《杨永健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