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学院科研处吴义强院士倡导绿色木材工业革新开启科技发展新篇章
在森林生态价值实现与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的氛围中,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行紧密跟踪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吴义强的一举一动。在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里,记者得以窥见吴义强对未来木材工业发展的宏伟构想。面对众多参会嘉宾,他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气质。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木材需求日益增长,而我国自主研发新材料和技术方面仍有待加强。2021年,我国木材进口量达到了9651万立方米,这个数字不仅显示了我国木材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也凸显了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保障国家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课题。
对于这场挑战,吴义强提出了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力。他认为,要有效利用小径级木材、枝桠材、竹类资源以及农作物秸秆等,以此推动高质量、高效率低碳加工技术研究。他坚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将无用之物转化为宝贵资源,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人与自然共存的生态系统。
例如,在农作物秸秆上下功夫,它们虽然被视为废弃物,但其潜能却被忽略。吴义强及其团队已经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点,并成功开发出一种全自动连续生产线,可以将秸秆制成无机人造板。这款产品既具有高性能又环保,是市场上受欢迎的绿色选择。
在讨论未来行业趋势时,吴义强指出湖南省作为林业大省,其丰富的地理优势使得它成为木材、竹类、农作物残渣及芦苇等生物质资源的大产地。而为了实现产业升级转型,他提出要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发,同时打造优势互补产业集群,以及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如先进功能材料和生物能源,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更多群众带来绿色生活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树脂材料自身具有独特分级多孔结构和化学组分,这些特性使其在储能系统、高效催化剂制造以及光热管理等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此外,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对传感器响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这些材料也可能用于制造新的传感器设备。这一切都意味着,无论是在科技创新还是产品设计上,都充满了巨大的空间和机遇,让我们期待著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