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魁智京剧演唱会盛宴中陈希曾的票友圈一片热闹
在家中熏陶下,陈希曾从小就耳濡目染于京剧的世界。小学时,他跟随叔父学习老生唱腔,初中期间则向苏少卿先生这位著名剧评家请教。高中阶段,他又前往程君谋先生那里的汉口谭派深造,这两位老师都是上海四大谭票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对他尤其是发音吐字方面的指导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然而,陈希曾最为倾心的是余派。他不仅收集并反复聆听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唱片,还专门寻访了许多余派的大师,如刘叔诒先生。在考入化学系后,他便利用休息日去南京拜访刘先生,并在江苏戏校京剧系担任系主任期间,对京剧进行了系统学习和研究。他还深入研读《京剧字韵》、《京剧声韵》等书籍,对音韵掌握得相当扎实,以至于对任何疑问都能及时向作者苏雪安求教,再将所学融会贯通到实际演出中。
他的演艺生涯始于十二岁登台表演,从此五十多年如一日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实践 京剧艺术。他不仅向白玉英、林澄伯这些辅导老师学习排练技巧,还特别前往马宝刚老先生处学习身段,以期达到更高层次。此外,他还尝试过不同的角色,从老生到丑角,无所不学,同时也学会了操琴与司鼓,并涉猎昆曲,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退休后的他,不但继续教授票友学生,而且被上海顺昌路第二小学聘为特色班的京剧教师。在职业生涯的一些高峰时刻,他曾分别接受东方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卢湾新闻频道的专题采访,其形象和故事均被播送到了千家万户。由于他在南京度过了二十年的黄金时代,所以上海票界给予他一个“南京余叔岩”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