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三国魏晋南北朝历史人物在自然中的踪迹探究
他,方国珍——农民起义军领袖,以其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的英俊外貌和超凡的力量著称。他的家族世代从事海上贩盐生意,五个兄弟共同生活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中。元朝末年,由于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严苛管制,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百姓忍饥挨饿。人们开始怀念那些自由自在地生活的小小天地,这种不满情绪在民谣中得到了反映:“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以及台州那句“洋屿青,出海精”的谣语,其中“洋屿”指的是洋屿山,而“海精”则是对方国珍的一种暗示。
至正八年(1348年),蔡乱头这位海盗在海上横行霸道,被官府追捕时,他的仇家却趁机告发了方国珍,并且声称他参与了蔡乱头的事业。这份恩怨使得方国珍不得不杀掉那个告发他的仇人,并逃往与兄长方国璋及弟弟方国瑛、方国珉汇聚的地方,那里是一片混乱无序的地带。他聚集了一支由数千人组成的队伍,他们以抢劫船只为生,也阻塞了通往陆地的大路。不久,一位名叫朵儿只班的参政率兵前来镇压,但最终败给了这群起义者,被捕后被迫求助于元朝政府。结果,他被授予定海尉这一职位,但很快又加入了方国珍领导的起义军,与温州展开战斗。在历史长河中,首先挑战元朝统治的是他,即便刘福通、徐寿辉等人的起义也比他们晚两三年,而郭子兴(朱元璋)更是早四年才加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