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数典论坛中的崔液仿佛是知识的泉源滋养着探索者们的心田
崔液,一个来自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的知识渴望者。他的字是润甫,小时候人们就叫他海子。他出生年份不详,但我们知道,他在唐玄宗的先天二年(713)左右去世了。在那个时代,他以状元之姿荣耀着他的名字。关于他及第考试的具体时间,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它发生在他哥哥崔湜及第后官至中书令前。
崔液的家族树上挂满了文化和政治的果实。他的祖父崔仁师,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担任过中书侍郎;而他自己的哥哥,则因为进士及第后,一直升迁到中书令这个高位。从小,崔液就对文学充满热情,以五言诗著称。而且,他的一生都伴随着仕途的起伏: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这些职位让他名声鹤立鸡群,最终被封为安平县男。
但就在当时,他最亲近的人——他的哥哥因某种原因遭到了牵连,被流放岭南并赐死。在这样的危机面前,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改名换姓,在郢州(今湖北钟祥)找到了胡履虚家暂避风雨。在这段逃亡生活里,他写下了一篇著名的《幽征赋》,记录下了那段动荡又孤独的心路历程。
最终,当大赦政策出台时,崔液也重新回到了京城,但没能见证太多,因为就在归途中,他病逝了。
现在,我们可以在历史文献中找到一部分关于他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十二首诗。但其中有一首《代春闺》特别引人入胜:
江南日暖鸿始来,
柳条初碧叶半开。
玉关遥遥戍未廻,
金闺日夕生绿苔。
寂寂春花烟色暮,
檐燕双双落花度。
青楼明镜画无光,
红帐罗衣徒自香。
妾恨十年长独守,
君情万里在渔阳。
这首诗中的“妾”和“君”,仿佛是在诉说着两个人之间跨越千山万水的情感纠葛,而这些情感正是由那片片落下的花瓣所表达出来。这是一幅描绘深爱与离别交织的情景,让人忍不住想探寻更多关于这个才华横溢又命运坎坷的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