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与三苏两岸画家同一时期1269至1354年间并存
黄公望:元代山水画家,三苏同辈
黄公望(1269-1354),原名陆坚,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以其擅长山水画闻名。生于江浙行省常熟县(今属江苏省),后曾居永嘉府平阳县(今浙江温州苍南县)黄氏,为子而改姓为黄。
在政治和宗教领域中,黄公望曾任都察院掾吏,并皈依全真教。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以董源、巨然为师,同时融入李成之法。他不仅擅长书法,也有诗词和散曲的才华。其中,他撰写了《写山水诀》,这是一部关于山水画创作经验的著述。
黄公望与吴镇、倪瓒、王蒙并称“元四家”,其作品深受世人推崇。存世作品包括《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等。此外,《富春山居图》是他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它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被认为是当时社会上摹本最多的作品之一。
虽然论者主要强调他的学术背景是以董源为基础,但实际上他也学习过荆浩、关仝、李成等人的风格,这体现了他对不同艺术家的尊重和吸收能力。此外,他晚年更是自成一格,不仅在技艺上有所突破,在视野上也更加开阔,对后来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来说,黄公望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文学爱好者。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而高超的艺术风格,对中国古代美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