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皇帝与名人 > 古代书法家重纸笔的人傅山

古代书法家重纸笔的人傅山

傅山,1607年于山西阳曲生于明末清初之交,1684年在此世逝去。其人不仅是一位深谙经史诸子佛道学问的思想家,更是书画双绝的艺术家。字有青主、青竹,并以公它为别号,乔山一字亦自命,以石道人称呼他更显神秘。而入清后,他又被称为真山,法名朱衣道人,而晚年则自号老蘖禅。在他的生活中,不仅涉猎广泛,还精通医学,与诗书画并重。

傅山在书法上尤其擅长,无论是篆、隶、正草都无所不能,其行书尤其独特,被誉为“怪过而近于俗”。马宗霍《霎岳楼笔谈》中赞叹说:“青主隶书,论者谓怪过而近于俗;然草书则宕逸浑脱,可与石斋(黄道周)、觉斯(王铎)伯仲。”这说明了他的草書技艺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常规的高度。

除此之外,他还擅长绘画,以竹叶图作为代表作品,其气韵流畅自然。傅山不仅收藏金石珍品,而且对鉴别也有着极高的造诣,对篆刻也颇有研究。他留下了许多著作,如《霜江龛集》十二卷,《荀子评注》等,其中许多传世佳作至今仍备受推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幅纸本墨迹孟浩然五律十八首,这幅作品由友人张钺持纸索书,由傅山当场挥毫就绪。这份草書孟浩然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艺术理念和精神追求,更展现了一种创新的态度。他在这件作品中遵循自己的信条——“作字先作人”,这种精神在他的每一次写字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诗卷落笔情深意远,气势磊落,上下的变化多端,但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整体上的协调和平衡。不管是用墨的轻重还是笔触的疾徐,都能感受到一种自然随意但又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情趣。此乃傅山风格的一大特色,也是他艺术成就的一个缩影。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皇帝与名人 德国学校青春的...
一、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教育体系 德国学校以其严谨和高效著称,教育体系既传承了悠久的文化底蕴,又不忘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革新。学生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一个独特而...
宋朝皇帝与名人 在研究型和应用...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311统考教育学专业是指以教育学为主干的综合性本科专业,其名称通常由“教”字开头,如“教育学”。这类专业涵盖了基础理论、实践教学和社...
宋朝皇帝与名人 关于王羲之的小...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关于王羲之的小故事简短,却又深刻地映射了他的一生与人格。王羲之,字逸少,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后世尊为“圣手”、“墨圣...
宋朝皇帝与名人 国学诵读传承中...
国学诵读:传承中华文化的经典之声 什么是国学诵读? 国学诵读,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结晶。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从《...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