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四大家族风范下的白朴书卷间的智慧与卓越
白朴——“元曲四大家”之风范:书卷间的智慧与卓越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字太素,号兰谷,原名恒,字仁甫,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带),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白朴出身于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士,曾做过县令;叔父早逝,但有诗名。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世交甚密,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但是,他的幼年却遭遇了兵荒马乱。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在这混乱之中,他失去了亲人,最终幸运地被元好问收留,在乱兵和饥荒中得到救命。在流寓聊城时,由于瘟疫袭击,他生命垂危,但由元好问悉心照料,最终得以康复。
他聪明颖悟,从小喜好读书,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最后投降了南宋,并不久后投奔到蒙古朝廷。在蒙古太宗九年的秋天,当他12岁时,与失散多年的父亲团聚。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感激涕零,对待文学艺术也更加专注和热情,这种热忱最终体现在他的戏剧作品中,为“元曲四大家”增添了一抹独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