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皇帝的战略教程(图)
在现代的眼光下,皇帝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和持续学习才能掌握的职业。然而,这门职业的高门槛意味着只有少数人才能够成功地掌握其技能,而那些庸懒或背离职责的人则给这个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如何进行皇帝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前任皇帝提出了创新的方法,比如编写当皇帝所需技能的案例教材,以古代历史为参考来学习如何更好地行使权力。明代宗朱祁钰就是这样一位创新者,他编写了一本名为《历代君鉴》的教材。这部教材实际上由明宣宗时期的一位探花、修撰官林文等人于景泰四年(1453年)预先准备完成,虽然最终署名归功于代宗,但他只是作为项目审查员和监督者参与其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现实的问题出现了:即使有了这样的教材,由在职的皇帝自己使用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也显得有些奇怪——尽管按照“活到老,学到老”的俗语来说,即便到了驾崩之时也应该不断学习。不过,在这位代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特殊的情形。
朱祁钰,是一位经历过夺门变故、英宗复辟的大人物。他是宣宗之子,被封为郕王。但由于他的母亲身份不佳,他从小就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宫廷教育。而就在土木堡之变中,当英宗被俘虏后,他奉命监国,并迅速接替了英宗的地位,在次年的改元景泰期间开始了他的统治。
景泰皇帝尽管是在紧急情况下被推上台,但他似乎很想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他重用忠义之士,并要求大臣们加强自身修养。在第四年即位后,他命令编制了一本名为《历代君鉴》的快速成长指南书。这本书完成后,代宗对此感到满意,因为它让参与编写的人物,如左春坊左谕德兼修撰林文得到了升迁,这显示出他对这项工作投入的心意。此时的朱祁钰还不知道未来四年内将遭遇弟弟英宗复辟的事态变化。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自己的职业能力,还能提高个人的修养,这体现了他对于当好一名皇帝持有的积极态度。
《历代君鉴》分五十卷,每一卷都包含若干个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从而构成了完整的一个系列案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所有内容,因此,它实际上是根据“皇帝职业教育”的需求,从现存文献中摘抄并编辑而成。例如,《宋仁宗天圣三年五月幸南御庄观刈麦》这一段,就是直接摘自司马光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内容。在每个人物事迹之前,都会特意注明“善可为法”,这是源自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旨在提醒新任皇帝应该效仿这些好的行为做榜样。而结束处,则附上了史家的评价,如“史臣赞曰”、“史臣论曰”,以确保传达出的信息准确无误。总结来说,《历代君鉴》及其编纂方式,可以看作是一部专门针对成为皇子的实践性指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