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孙一皇帝的职场奇遇
在现代的眼光下,皇帝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是需要掌握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一份工作。然而,这份工作的技术门槛极高,因此历代君主中能够干得出色的人并不多,而那些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履行职责甚至严重背离职业目标和形象的皇帝则占了大多数。因此,关于如何教育并培养出合格的皇帝这一问题一直是各朝廷面临的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聪明的君主想出了一个创新的办法:编写当皇帝所需具备的职业案例,以古为鉴,学习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明代宗朱祁钰就是这样做的一个典范。他编制了一本名为《历代君鉴》的教材。这本书由林文等臣僚于景泰四年(1453年)预修而成,并由朱祁钰署名。这意味着虽然他只是在职期间作为审查员参与了这项工作,但最终署名权却归到了他手上。
这位朱祁钰是个特殊的人物。在他的生涯中,他经历了夺门之变和英宗复辟的大事件。他作为宣宗第二子,在宣宗去世后,其兄长被封为郕王,而他自己则被封为谦保卫北京。但是,当英宗被俘虏之后,由于瓦剌对英宗有所利用,朱祁钰不得不急忙接替兄长担起国政,并改元景泰。在短时间内,他迅速召集忠义之士回朝堂,与大臣们共同治理国家。
在他的第四年,即景泰元年,他下令编写《历代君鉴》这本教材。这部作品浩繁五十卷,每一卷都包含若干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及其代表性的职业事迹。由于篇幅庞大且需要快速完成,这本教材实际上通过摘抄现成史传来编辑制作。此外,还特别标注“善可为法”,提醒后来的皇帝可以从这些先例中学习到什么应该如何做,以及什么又应该避免。
《历代君鉴》体现了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它将历史上的经验进行系统化整合,为即将继任者的学习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也展现出当时对于提升执政能力的一种努力与追求。而对于那些想要深入了解并掌握当皇帝所需技艺的人来说,《历代君鉴》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