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笔下的晚明文士既爱好闲适又乐于蹭饭
晚明文士爱蹭饭的故事,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笔下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文人心灵敏锐,耻感强烈,但在这时期,他们似乎例外,热衷于参加派对和宴会,不仅愿意去财主家白吃白喝,还能大快朵颐。他们以此为乐,与宾客共享美食,无所不谈,如同大同世界。
据说,有个名叫朱承彩的宗室后裔,每隔三差五,就邀请文士和妓女到他家里啜饮一顿。在中秋佳节,他还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宴会,邀请了南京的张献翼等一百二十余位士子,以及马湘兰等四十余名妓女。即使有金銮之家,只要不是自己家的喜宴,他们更愿意去蹭饭,因为一起吃饭才有趣。
还有个王伯稠,他考过一次科举没中之后,便决定不再复读,而是专注写诗。他常常带着肚皮去别人的派对,不管是否有请柬,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即使发布告示也喊不回他。这位王伯稠虽然长得英俊潇洒,但他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他宁愿在别人家大快朵颐,也不愿在自己的家中饿肚子。
林春秀则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以穷诗人的身份频繁地去蹭酒喝。他的朋友郑铎虽然富裕,却每天给他提供酒水,并且特制了一只刻字“云波”的酒杯,让林春秀专用,这种慷慨无求、尊重友情至上的行为,在当时是罕见的。
晚明时期,这种文人与财主之间、寒士与缙绅之间融洽相处的情景,是其他朝代难以想象的事。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商业活动日益活跃,对文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民间养士新风。这也是为什么李渔这样的人物能够随身带着家庭游历打秋风,而金圣叹则能借钱千橭银子却又挥霍其尽,然后戏谑地说:“增守财奴名”,这种轻松豪放的情怀,也许正是晚明遗风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