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庆功阁二十四功臣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栋梁如同一位忠诚的厨师将传统烹饪技艺发扬光大
张居正,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不仅好色,更是好食。据史书记载,他有七位正式姨太太,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姬妾和短期伴侣。为了保持旺盛的性欲,他们必须摄入能壮阳的食物。食与色的结合,在他身上达到了极致。
戚继光在守卫登州期间,特意指派渔民捕捉一种名为“腌肭脐”的海兽,即俗称海狗肾,将其定期送往北京供张居正煲汤。此事被明代文人王世贞记录下来,其结果是张居正喝下这种汤后,因奇热攻心、阳亢过度,从而在寒冷的冬天不戴帽子,这一风景线成为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独特风貌。
张居正以其特殊饮食习惯,让人认识到凡官皆擅长吃东西,不吃的话难以升迁。他并非个例,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官员都不讲究口味,只要是官,就会经常被请客或宴会邀请,因此他们对美食越来越挑剔,对舌尖上的技艺要求越来越高。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了一个士夫买了一位妾,她自称曾在蔡太师府担任包子厨房的人,但她实际上只是负责切葱丝。在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中提到年羹尧因贬职后,其姬妾散去,但其中有一位专门负责小炒肉,每次将菜单呈给将军时,如果点小炒肉,那么秀才就需要忙碌半日。但这只发生了两三次。
这些故事揭示了古代高级官员对于美食的追求以及对厨师们手艺精湛程度的推动。因此,可以认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得益于这些善吃之人的推广,使得美食文化得以传承至今,是不是可以算作发扬光大的功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