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历经朝代发展历史的沧桑岁月如何在时光的考验中得以发扬光大(图)
张居正,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不仅好色,而且嗜食。据史书记载,他有七位正式姨太太,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姬妾和短期伴侣。为了保持旺盛的性欲,他们必须摄入能壮阳的食物。食与色的结合,在他身上达到了极致。
戚继光在守卫登州期间,特意指派渔民捕捉一种名为“腌肭脐”的海兽,即俗称海狗肾,并定期将其送往北京,为这位内阁官员准备煲汤。在王世贞所著《异数录》中记载,这种汤让张居正感受到了奇热攻心、阳亢无比的症状。他冬天戴不住帽子,因此官员们在严寒中也效仿他的光头风度,使得这一景象成为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张居正能够如此享受奢侈饮食,这并不罕见。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官员都非常讲究口味。只要是官,便拥有更多机会被请客、宴会或应酬主桌。这促使他们嘴巴越来越刁,舌头越来越灵,而胃口则变得愈发大且品位高尚,以至于他们对美食的追求逼迫厨师精益求精,最终达到顶峰。
宋代文学家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提到,有一士夫从京师买了一妾,说她曾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的人,但当被问及为什么不能制作包子时,她回答说自己只负责缕葱丝。这说明了蔡府厨房的人数相当庞大,可以想象至少相当于一个营队。
清代文人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描述了年羹尧由大将军降职为杭州将军后,他所有姬妾都散去,只留下一位专门处理小炒肉的小女仆。当这个秀才试图请她亲自做菜时,她拒绝,因为她的工作需要的是最肥美猪肉,而普通市面上的肉不足以满足要求。这次秀才趁赛神会期间获得一整猪后,让女仆尝试烹饪,但结果令人震惊:秀才只吃了一点就倒地虚弱,只剩下气息微弱。而那份小炒肉却全部被他吞下,无一遗失。蔡京最终因饿死,而年羹尧虽然遭到雍正罚役,却仍无法享用简单油条,这两人的命运让人深思,那些曾经骄横跋扈但现在只能忍饥挨饿的大臣们,其实早已堕落无救。
综上所述,或许我们应该赞扬五千年的这些能吃好吃善吃懂吃大小官僚,他们对中华饮食文化推动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要评判功绩,我们是否应该视那些擅长品尝美味、理解佳肴以及恰当消化吸收的大臣们为推动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