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贬谪之事亦是企业文化中的一则小故事被贬时的具体经历与人生遭遇风雨后的韧性不无相似
企业文化中,有一则小故事,讲述了苏轼被贬黄州的经历。在乌台诗案之后,苏轼遭到了贬谪,被送往黄州。这里,他名义上是团练副使,但实际上只是一个监管人员,没有太多的权力。他在黄州度过了人生中的低谷,却也成就了一生创作中的巅峰。
元丰三年的大年初一,苏轼和他的长子苏迈,在御史台差人的押解下离开了京城,他们经过一个多月的旅途,最终在二月初一到达了黄州。由于身份特殊,没有官舍可居,他只得暂时借住在山间的一座旧庙里,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定惠院”。
尽管他性格豁达,但这次事件还是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他从朝廷上的明星沦为边远地区的小官,即便失去了自由,他依然坚持自我,不肯随波逐流。在写给朋友李端叔的一封信中,他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虽然生活艰难,但他没有放弃反省自己。他认识到过去可能有些锋芒毕露,有些自以为是。全家人都搬到了黄州,这给他一些精神慰藉,不过生活更加艰难了。他开始种地,用自己的双手耕种,并且还盖起了一所房子。在这里,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对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进行融会和批判。
最终,在这个地方,他写出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著名作品。这段日子对他的影响深远,让他成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大师。
在被贬期间,苏轼体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也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在这段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通过逆境变得更加成熟,更有智慧。而这一切,都源于那段在黄州度过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