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历代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差异犹如古老族谱中不同世家的印记
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差异:历史探究
翰林院自唐高宗时期便扮演着皇帝顾问和秘书的角色。明朝废除宰相制,朱棣以几名翰林入值文渊阁参与政治事务,从而内阁制度逐渐形成。不同于宰相,内阁既不统驭六部,也受制于内监。
学者张飞燕在《紫禁城杂志》中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故宫最初的内阁建立时,是翰林院的一个分支机构,负责特殊职责。宣德年间,宣宗命阁臣代为批答奏章,使得阁臣开始独立处理政务,并将办公地点由御前转移到文渊阁。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宣德七年翰林院新署落成后迁出文渊阁正式成为内阁官署。这一转变反映了从临时性设施到永久性机构、从皇帝侍从幕僚到明代中枢的演变。但这也为宦官擅权创造了条件。
清朝恢复明朝的内阌制度,但规模庞大,有288人正规编制。在康熙新政后,由于皇帝直接处理政务,因此军机处失去了处理机要功能。雍正时因用兵西北而建立军机处,它们设于隆宗门内,主要办理机密要政。
军机处不同于唐朝的翰林院,他们在宫内办公,以便随时召见。而且,只有得到皇帝“特旨”,高级王公才能进入,这体现了严密防范和尊重皇权。此外,他们只掌握重大的机密事务,而一般日常事务则由更大的辅助机关——即清朝的原版遗留下来的“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负责处理,这些部门虽然也有很高的地位,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宰相”。
尽管如此,不同的是,在清朝,如果没有太后的支持和允许,一切重大决策都难以为继,如曾国藩、左宗棠参与决策,以及戊戌变法与晚年的新政,都因为缺乏当权者的理解或是过早结束,最终未能改变帝国衰败之路。这表明,即使拥有如军机处这样的强力机构,其影响力依然受到最高层决策人的意志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