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南明朝科学家天工开物作者
宋应星(1587-1661),汉族,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28岁,他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
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他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炊灯具(备)草”,日夜写书,但“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在这个时期,他把他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刊行。
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推官、亳州知府,大约在清顺治年间(公元1661年前后)去世。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刻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
除了《天工开物》,宋应星还有一些佚著,如《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政治观点和社会关切,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天工开物》的内容丰富多样,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咸、大嗜、高液陶埏冶铸舟车锤锻播石杀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蘖珠玉等18卷,每卷都详细叙述了一种行业或技能的技术原理及操作方法,并附有大量插图说明,这些都是当时一些传统技艺的宝贵资料。
此外,《论气·气声篇》的发声理论是中国古代物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它揭示了声音是由气波产生并传播的这一基本原理,为后来的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谈天》的太阳变化观察也是对当时宇宙观念的一次重大挑战,它提出了一个关于太阳周期性的变迁理论,为现代的地质年代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体来说,《天工开物》是一部集农耕技术、金属冶炼法则以及其他工业手艺于一身的大型工程百科全书,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