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揭秘明末三大案背后的物品图
《郑和下西洋》这部电视剧的播出,使得郑和这个名字在许多人心中更加生动。然而,可能还有一些观众对东坝这一地名不太了解,这里是郑和改变命运的“关键之所”。东坝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它曾被称为安乐城、安德乡、郑村坝,最终定名为东坝,并一直沿用至今。
位于朝阳门外十余公里的东坝,被视为古都北京东郊的“门槛”,其地理位置使它在军事、经济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漫长岁月中,它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紧密相连,“身世”不凡。此外,东坝也是平原地区较少见的地带,因建有城墙而显得格外独特。
说到东坝,不可忽视的是那条著名的人工运河——阜通河(后来改称)。元至元年间开挖,该河起自今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光熙门,止于朝阳区楼梓庄乡沙窝村入温榆河。由于地势西高东低,为航运安全与顺畅考虑,上建了土坝,如千斯坝、常庆坝、郭村坝等,其中最重要的一处就是位于今日朝阳区内的郑村坝,即今天所说的郑和命运发生转折点的地方。这一区域商业繁荣的手工艺品交易十分活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清乾隆帝御封的金铃祖狮,以及闻名遐迩的京味驴肉。
关于郑和,他本姓马,以云南人回族身份开始在燕王府做宦官。一路走来的经历让他成为了靖难之役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在关键战役—— 郑村战役中立下大功。他随后被赐姓并提拔成为内宫太监参与朝政,并最终奉命七次远航西洋探险。而早在数千年前,三国时期魏灭蜀后,刘备儿子刘禅也曾居住于此,当时这里是安乐故城所在地,有传言说刘禅曾因乐不思蜀而居住于此。
除了这些故事之外,还有一些考古发现引起了人们对该地区更多关注。位于该区域的是北京十六中学,其旁边有一片松树林,是当初旧墓地遗存部分。据考证,这里的松树林隐藏着清代固伦公主及其丈夫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的大墓,而这座墓地由大学士刘墉亲自监修。这片土地经过时间的侵蚀,现在只剩下残留下的松树林。而附近还有两座庙宇:马神庙与娘娘庙,都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在那里,有过皇家养马场,与明代设立的一个专门饲养仗马的地方,也就是那些青骢马救驾朱棣登基后的敕建马神庙地点;而娘娘庙则是京郊五顶之一,但现存仅此一处。